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刘长军 侯金斤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河南疾控工作好戏连台,广大群众防病治病各项利好不断……
1
疫苗存储运输冷链拟升级
2018年,全省常规免疫接种3483万剂次,平均接种率95.5%,连续26年维持无脊灰状态;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河南积极开展疫苗等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完成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续种补种2385人次。
河南启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基础保险工作,补偿标准提升一倍左右,补偿时限缩短到10个工作日。洛阳市还把二类疫苗全部纳入基本医保;新乡市、长垣县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2019年,河南针对冷链安全,有计划有步骤补充更新疫苗存储运输冷链设备,配备实时温度监测系统,提高疫苗冷链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预防接种个人档案,确保接种登记信息准确、可追溯;强化疫苗采购、储存和接种安全管理,推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基础保险工作落实;着力提升第一类疫苗接种率,确保第一类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鼓励有条件地区为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2
在全国率先实施结核病按病种付费
2018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实行肺结核全疗程按病种付费,纳入重特大疾病医保范围,初治结核病患者每年门诊可报5000元、住院可报8000元;对县级结核病标准化门诊建设进行考评,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其中流感监测网络管理和网络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成绩突出。
2019年,河南继续推进肺结核按病种付费工作,提高规范治疗率;持续推进结核病门诊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学校结核病工作;加强流感、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处置工作。
3
高血压治疗管理实现“又好又便宜”
2018年,河南开始实施HEARTS高血压防治项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新基层社区心血管疾病管理技术,为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提供血压筛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对血压升高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新阶梯式治疗方案提供药物治疗及综合健康咨询。同时,河南进一步降低降压药物的价格,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合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实行“药企折让”的方式,实行“买一送三”“买一送二”等模式,从而降低降压药的价格(相当于打了2.5折)。
2019年,河南在105个县作为项目试点的基础上,把HEARTS项目推广到所有县区,并打通药品供应、信息对接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落地生效,力争到2020年年底,全省所有县实现“社区人群高血压病治疗率达到70%、控制率达到21%,膳食钠盐摄入量减少10%,住院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比例下降30%,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0%”的目标。
4
脑卒中防治形成“河南模式”
2018年,河南加强全省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脑卒中防治工作形成“河南模式”。其中,国家示范脑卒中防治中心达到8家,初步形成“防治管康”相结合的全程管理模式。郑州大学一附院、省人民医院被评为首批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
2019年,河南持续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制定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指标体系,出台考核办法,加强县级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管理;联合省残联开展脑卒中康复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推进脑卒中防治体系向乡村两级延伸,强化基层人员培训,提升救治康复水平。
5
为绝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2018年,河南将6种严重精神障碍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援助项目实施机构扩大至100家,为绝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将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纳入河南省疾控虚拟专网,保障数据安全。
2019年,河南持续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管理,力争规范管理率达到80%,规律服药率达到50%;鼓励各地探索按人头、按病种付费方式,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药物援助项目;建立省辖市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疏导队伍,督促各地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平台。
6
肿瘤等慢性病防治项目全面落实
2018年,河南扎实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已建成国家级示范区15家、省级示范区50家;广泛开展“三减三健•全民行动”“三减行动进厨房、美味生活保健康”等活动,完成健康支持性环境1117个;慢性病监测项目顺利实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项目完成初筛7555人,检出高危对象2149人,完成高危干预1869人,死因监测项目全省报告死亡案例551438例,粗死亡率4.85‰,前几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
河南还全面落实肿瘤防治项目,肿瘤登记项目覆盖人口3303万人,重点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率为85.78%,肝癌早诊率为81.83%,全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6.70%。郑州市、安阳市把“结直肠癌筛查”“消化道肿瘤筛查”项目纳入民生“十件实事”。
2019年,河南贯彻落实“健康中国人行动计划”,实施好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动,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逐步健全肿瘤防治网络,推动建立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实施好新一轮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做好肿瘤随访登记、重点地区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继续做好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7
实施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
2018年,河南开展地方病个案调查,排查出现症病人5859例。克山病、燃煤型氟中毒持续保持消除,大骨节病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饮水型氟中毒逐步控制,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基本保持合理水平。河南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覆盖所有市县城区和90%的乡镇,年度完成率100%。学校卫生工作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覆盖儿童3286290人;快速高质量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为14.38%、36.94%、75.50%、85.40%,随年龄呈升高趋势。
2019年,河南开展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确保到2020年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和水源性高碘危害;发布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地图和水碘含量地图,指导精准防控。
河南还以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为切入点,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普及近视防控核心信息和健康用眼知识;统筹做好学生健康影响因素和常见病监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鼓励各地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项目覆盖面,促进儿童养成口腔健康行为。
河南还继续做好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今年覆盖面要扩大到95%的乡镇,推进末梢水水质信息公开;在郑州、安阳、新乡、焦作、开封、洛阳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探索空气污染健康影响风险评估;继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动态掌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