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参加维和任务的米-171直升机
2019年刚刚开始,中国驻第二批前往苏丹达尔富尔维承担维和任务的直升机分队便完成了新年首飞,本次飞行任务共派出一架运输直升机将400多公斤物资以及16名特派团成员运送至一个一百多公里的任务点,从起飞到最后返回一共用时三个多小时,任务圆满完成。不过我们今天要聊得并不是我们的维和任务,而是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机型——米-171直升机。说到这款运输机相信很多国人并不陌生,从1991年首批米-171到货,中国这些年一共从俄罗斯手中采购至少五个批次的该型运输机,据统计到2014年中国一共拥有约200架的米-171直升机,数量已经不算少了。
换发进行发动机的米-171直升机
单从购买批次与购买的数量上来看,我们对于这款直升机还是拥有自己的执念。俄方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在2018年年底俄罗斯直升机集团公司新闻处还对外发布消息称,就在不久前俄方采用最新发动机的米-171直升机在中国丽江市执行了展示飞行,让世界再次见到了该机强大的运输能力。当然对于此次展示飞行,俄方在最为重要的目的其实还是向中国推销该型直升机,但这次中国还会不会买呢?恐怕不一定。
奔赴火场的米-171
在文章前我们曾提及对于米-171本身我们还是非常信任的,该机最为突出的几点就是恶劣条件下的物资运输能力以及高原地区的任务执行能力,虽然看上去优势算不上多,但凭借着这两点该机也算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早期该机使用的是2台TV3-117VM防尘燃气涡轮发动机,加起来至少能够提供将近4000马力的动力,这种大马力的支撑为该机运载能力提供基础支撑,该机最大的起飞重量可以达到13011千克,说白了就是13吨,而去除空重以后该机还至少能够运载4吨左右,这对于一款直升机而言吨位已经堪称是极限了,这一点在当年汶川大地震中外界已经集见识到了该机的出色表现,就连2018年发生的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发生森林火灾,该机多次担负火场灭火,运输等相关工作。
挂载灭火设备的米-171直升机
这么出色的一款运输直升机我们自然不能放过,毕竟长期以来空中运输补给能力一直是我军的短板,因此在引进该机的同时,我们甚至还引进了相关的技术,希望终有一天能够研制出我们自己国产的大型运输直升机。当然说到这会有人问,我们不是有直-20,诚然从2017年开始直-20就不断被曝光,也不断的有人拿该机于米-171比较,认为我们最后一定会用直-20取代现役的米-171,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说米-171终究会被取代,但替代者还真不一定就会是直-20,因为放眼我国现有的制造技术,整体实力是有的,但在航空发动机,即便是像直升机的发动机上我们依然存在着自己的短板与不足,此次俄罗斯亮相换发后的米-171实际上也算是向我们的一种侧面炫耀。
短期内来看,我国最终还是会少量采购米-171直升机,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款能够与之类似的直升机,但从长远角度考虑,该机终将从我军序列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