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尾作业员何庆国检测完毕列尾主机后登记台账。 李育全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25日电(李育全 胡光辉)春节过后,全国各地进入春耕备战状态,铁路春耕物资运输逐渐多了起来,地处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定江村委庄上村的桂林西作业场一片繁忙景象,这里每天约有50列货物列车办理作业,把春耕物资运到千家万户。
列尾作业员何庆国在给货物列车安装主机。李育全 摄
为了保证货物列车运行安全,在每列货物列车最后一节车厢都要安装列尾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列车风压。若遇到列车制动软管出现漏风、列车制动力不足等意外时,列尾装置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醒司机作出判断和处置,避免事故发生。
47岁的何庆国是桂林火车站桂林西作业场的列尾作业员,主要负责列尾装置的安装、撤除、检测等工作, 何庆国之前从事调车作业,转岗到列尾作业员才一年多时间,面对新的业务,年事已高的他学习起来颇为费劲,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而且放下身段跟自己年轻的师傅请教经验,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思考,很快熟悉了流程,掌握了技巧。“说句实在话,年纪大了学习就是费神,特别是刚转岗的前3个月,每天都在不停地求教和捉摸,总算是搞懂摸透了”。何庆国笑笑地告诉记者。
列尾作业员何庆国在连接列尾主机风管和列车制动软管。李育全 摄
2月20日,虽然立春已过,但这里依然寒风凛冽,冷雨飘洒,室外温度3度左右,走在股道边上,脸上还能明显感到刺痛。8:00分,接班后,何庆国拿起1台列尾装置正在检测,两眼紧紧盯住检测台风压表数值变化,确认各项数据正常后,从检测台取下列尾装置放回备用柜。半小时后,备用列尾全部检测完毕。9:20分,接到车站值班员通知41022次14道编组完毕后,何庆国从备用柜取下列尾主机,装好电池,手提列尾装置从14道边走到41022次货物列车尾部,核对尾部货车车号正确,先把列尾主机卡到提钩杆上,再把列尾风管与列车制动软管对接卡紧,并打开折角塞门,最后用保险栓安全绳将列尾主机与提钩杆绑紧,输入机车号码确认无误后,拿起对讲机向车站值班汇报作业完毕。“列尾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细节,核对车号、打开折角塞门、卡紧软管、检查保险栓安全绳、确认机车号一一对应等程序一个不能落下,否则就容易出事”。何庆国认真地说道。
列尾作业员何庆国汇报列尾装置安装完毕。李育全 摄
“41022次尾部风压390Kpa、尾部风压不足……”,10:00分,距离41022次开车不到5分钟,对讲机反复传来41022次尾部风压不足,凭经验何庆国确定是列车制动软管漏风了。他马上拿起对讲机往41022次列车走去,从机头第一辆车开始,一辆又一辆快速往后排查,果然在第23、24辆制动软管对接处没有卡紧漏风,经过简单处理后,尾部风压便正常了,列车正点开出。“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可能是编组列车的时候,稍不注意制动软管没有卡紧,但是,尾部风压达不到500 Kpa是不能开车的,否则列车制动力不足影响安全”。何庆国严肃地说道。
列尾作业员何庆国与司机交接回送列尾主机。李育全 摄
“42036次机车回送4台主机,你到8道接一下”,12:20分,刚准备吃午饭的何庆国放下碗筷,快速走到8道机车头,从司机手上接下4台列尾主机,何庆国双手各拿2台,60多斤的重量,对何庆国来说有些吃劲,他缓慢地往检测室走,尽管冷风呼呼从耳边吹过,但他却满脸通红,浑身发热。
列尾作业员何庆国将列尾主机提回检测室。李育全 摄
“列尾作业每天就我一个人干,忙得的时候一天要跑十五六次,还蛮累的,特别是这种湿冷天气,比较难受,但是,想到列车安全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何庆国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