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最新的卫星照片在互联网上流传:某地停机坪上,停放着几十架各型飞机,其中有13架四发大型运输机的身影。外媒报道称,这些大家伙们正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有的是刚刚从生产线总装下线,只涂了黄色防锈底漆涂装,还没有来得及涂刷空军灰色服役涂装。
类似的卫星照片其实在2018年中期就开始出现,运-20犹如“下饺子”一般。可以推测出,运-20已经进入了全面批量生产阶段,生产速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这意味着运-20试装部队的试用阶段已接近尾声,大部分基础战术训练科目已经完成。运-20于2016年7月举行服役授装仪式,首先装备西部战区某运输机部队。如今经过3年多的试装和高强度摸索训练,运-20填补了多项空白,技术成熟度、维护可靠性都有了长足进步,很快将形成全面战斗力。
某地服役的运-20机队
最令人欣喜的还不是运-20加速生产,而是动力系统即将迎来全面升级。近日航空工业一飞院官方微信号报道一位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时,透露运-20已经换装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并且配备了类似民航客机的自动化推力管理系统。这套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交联,实现“飞-推一体化”,可以根据不同飞行状态,自动调整发动机的推力和参数配置,确保飞机在性能和油耗中达到最佳平衡。
涡扇-20试飞,对比涡扇-18/D-30PK2
据报道,涡扇-20是由涡扇-10“太行”核心机发展而来的一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参数类似于著名的CFM-56。运-20现在采用的涡扇-18/D-30KP2类似战斗机发动机,涵道比较小,推力偏小,油耗偏高,制约了运-20的性能。相比之下,涡扇-20扩大了外涵道尺寸,明显提高了燃烧效率,在推力增加的同时,平均耗油率减少20%,而且寿命翻了数倍,维护起来与民航客机相似,更加方便、节省成本。
涡扇-20安装在试飞院空中试车台上测试
换装涡扇-20后,运-20在同样装载66吨的满载情况下,起飞距离更短、起降性能更好,而且得益于油耗的降低,航程也可以增加20%左右。涡扇-20所匹配的发动机推力管理系统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制,水平达到了国际前列。加装这一系统后,运-20可以完全取消原本的发动机机械控制系统,成为真正的“全电传飞机”,飞行稳定性和操纵品质进一步提升。
有消息称,换装4台涡扇-20的运-20在其他航电设备方面也有所改进,增加了更完善的飞行辅助系统、自卫对抗系统等,因此得到了“运-20B”的新代号;原有装备涡扇-18和D-30KP2发动机的版本,则可称为“运-20A”。除此之外,运-20特种飞机改装平台也早已在网络上曝光过,机体得到了“瘦身”,减少飞行阻力,暂时可以称之为“运-20G”型,可以衍生出加油机、预警机,或者像国外那样充当激光武器试验机等,用途潜力非常大。(作者署名:文/妹子杨)
新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