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输网 - 运输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济南黄河故事⑪〡拖带运输在济南黄河试验成功
W.biz | 商业搜索

济南黄河故事⑪〡拖带运输在济南黄河试验成功

信息来源:yunshu.biz   时间: 2023-04-25  浏览次数:1

  1956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为让古老的木帆船发挥更大的作用,山东黄河航运局黄河航运办事处在黄河上三次试验一系列拖带法运输,均获得成功,效果非常好(拖带运输指以一船为他船提供动力以助其移动的运输。提供动力的船舶称为拖船,利用拖船动力的船舶称为被拖船。)。当年12月12日,黄河航运办事处又作了三次正式拖带运输,证明黄河上完全可以采用这一先进的运输方法。

  过去,这种木帆船都是靠风力、摇橹和拉纤来行进的。船工的劳动强度大,行驶速度慢,逆水时遇到五、六级大风,就不能行驶。黄河航运办事处这次试验一系列拖带法运输时,用90马力的拖轮,拖着3只木帆船,上航载重105吨,每小时航行4.3公里,下航载重235吨,每小时航行9.6公里。从泺口到齐河,相距20公里,上航不到5小时就拖到了。如果用载重50吨的木帆船,装上65%的货,用人力拉纤,就得两天才能拉到。

  黄河济南段使用拖轮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1909—1912年间,泺口修建津浦铁路黄河铁路桥时曾使用“津义”“泰山”两条蒸汽拖轮。但大桥竣工后,拖轮即由铁路运走。从民国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行驶于黄河山东段中的船舶以木帆船为主,大船一般为双桅,小船为单桅。主要船型有:东阿杨木头、泺口大盐划等十余种。泺口大盐划大小不等,大的载重量30吨,小的10吨。顺风顺水每日可行230里,无风行50—60里;逆水顺风每日可百里,逆水无风人力拉纤每日30里,逆水逆风不能行。

  据记载,1956 年 11 月之前,济南黄河已开始筹备和试行拖带运输。1952年开始引进用于运输的机动船舶。1953 年 4 月,由小清河调入“山东 1 号”、“山东 2 号”两艘木质内燃机拖轮。5 月建造木质驳船两艘供其拖带,并试航成功,这是济南地区黄河发展拖带运输的开始。同年,济南造船厂建造长 16米,宽 2.68 米,型深 1.46 米,功率 67.15 千瓦,吃水 1.25 米拖轮两艘,供泺口渡口使用,有时也拖带木帆船运输。1956 年底一系列拖带运输在黄河试验成功后,山东黄河航运局通过计算经济效果、制定拖带运输管理方法,开始全面推行拖带运输,黄河济南段的拖轮、驳船数量相应增加。

  1964 年 10 月 24 日《大众日报》报道称:“放下纤绳、木篙,实现船舶机动化、拖带化,这也是船工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事,现在这个梦想早已变成了现实。现在,不仅国营航运实现了机动化、拖带化,集体经济也有了巨大发展,像历城、梁山等县也有了客货轮和拖轮。不仅长航如此,黄河渡口也大有改观,像齐河、泺口、北镇等主要渡口也都实现了机动船渡运。‘机、驳、帆船似穿梭,汽笛、号子响满河。’”

  (本文选自济南市档案馆编《照片里的黄河故事》一书,山东齐鲁音像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出版)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运输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