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文 聂冬晗/图 姚莹莹/视频
3月10日上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滴滴应急救援项目”向河南省投放20万只出行便捷急救包,向我省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地铁司机等高频出行人群进行免费发放。

记者在现场看到,便携式急救包采用硬质包体,内部配备了破窗器、手电、求生哨、剪刀、手套、反光背心、止血带、清创包扎等20余种急救物料。启动仪式上,首批支持郑州市交通运输系统的1408箱22528只出行便捷急救包发车启程,其余急救包将通过不同形式尽快发放到位。
“我们出行遇到的多种情况,急救包都可以满足。”省红十字培训中心师资李宗泽说,比如破窗器被困车里可以用它将玻璃击碎;急救绷带可以用于骨折患者参与骨折固定;保温毯可以在患者失温的情况下保存体温等等。

当天,省红十字培训中心为接受使用急救包的30名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开展了应急救护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含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仪(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处理、急救包使用示范、交通出行场景常见创伤包扎等,并向通过考核的人员发放了《应急救护体验学习纪念证书》。
“郑州交运集团11个汽车站和1600台车辆此次收到2260套‘出行便捷急救包‘,这对补足交通场站和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突发疾病和意外创伤救援具有重要意义。”郑州交运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作为服务百姓出行的窗口单位,该集团每年旅客发送量都近千万人次,通过对驾驶员和站务员进行应急救护的专业培训,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的应急救援能力。
据了解,此次急救包的配备对我省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预防和减少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支持我省首期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培训2.2万人次,切实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对突发急症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我省人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