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凌晨两三点,珠三角码头依然灯火通明,深蓝色的集装箱被吊塔平稳放到货船上,集装箱内是即将运往香港抗疫物资和民生物资。驻港中资企业珠江船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江船务”)旗下珠江中转物流有限公司(简称“珠江中转”)货船上的员工“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往来粤港多个码头,以最快速度将物资运到香港。
物流运输是保障香港民生物资供应的主动脉。在近期香港防疫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珠江船务作为驻港中资企业,主动践行国企担当,充分调动粤港两地业务资源,护航香港市民水上公共交通运输,全力以赴服务保障香港民生和物资供应。
加开航线
“零延时”保障运输
“为保障香港物资供应,我们在原来的航线基础上,加开逾20条航线。”珠江中转董事长吴上进告诉记者,该公司集装箱运量和散货运量占整个粤港航线的25%以上,是粤港航线运量位居前列的龙头企业之一。记者了解到,珠江中转在春节期间率先开通了珠三角各城市往返香港的17条航线并加大运力保障。吴上进说,按照惯例,粤港企业生产运输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才正式开工,今年提前到正月初七复工,就是为了加大运力保障供港物资运输。
“我们一条小型接驳船可以装96个货柜,大型货运船可以装200个货柜,一艘船运力基本可顶得上50到100台货车,运力很大。像香港的民生物资比如纸巾等,80%是通过我们从水路来到香港码头,再配送到各大商超市场。”吴上进告诉记者,香港暴发第五波疫情,对于测温计、洗手液、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需求大增。为此,珠江中转在人手紧张的春节假期依然加班加点工作。
吴上进表示,今年春节,公司安排了超过300多名员工参与运输,人手比往年春节增加了三成。“其实员工非常团结和配合,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香港尽快渡过难关,所有员工都主动加班工作,在船上忙碌。”
据统计,自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以来,珠江中转的粤港水路航线累计完成130航次运输,共运送到港防疫和民生物资达3.3万吨。珠江船务还积极参与香港防疫隔离屋运输项目,已运载完成近300个组装式隔离板房到港支援防疫中心建设,板房物料和水泥预制件超过2.5万件,总重量超2万吨。
在岗坚守
书写最美“敬业福”
今年春节阖家团圆的时刻,有一群人却漂泊在大海上,毫无怨言地守护着运输船上供港的抗疫和民生物资。在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他们站在船舷上,眺望远处岸上灯光璀璨的都市,“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份任务虽然辛苦,但也是光荣的责任。”珠江船务总经理周军也和公司其他员工一样,没有返回广东的家中过春节。他告诉记者,“粤港都是一家人,我们已经提前做好在港过节准备,家人也很支持。能在香港关键时期为抗疫出一份力,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春节期间,人手本来就紧缺,要保证加开航线,离不开船员的配合和付出。”周军说,每天早上十点半,货运船上全员测一次体温;在装卸完货物后,船员会在船上进行消杀工作。船上还安装有摄像头,严格确保闭环式管理。“船上和码头的员工,工作都很辛苦,他们无怨无悔,希望帮助香港打赢这场硬仗。”
“我家在广东,在香港工作,回家其实就是几小时的路程。但现在因为疫情,粤港一来一回隔着的是‘14+7天’的距离。”周军说,珠江船务大部分员工坚守岗位,当中大部分长达一年没有回过家,格外理解疫情下粤港家庭被迫分隔两地的感受,为此他们下定决心坚守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为香港抗疫出力。
一日一检
水上公交“不打烊”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以来,作为香港本地水上交通的重要运营方,珠江船务在疫情下全力保障水路公共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顺。珠江船务董事局主席刘广辉告诉记者,为保障香港水上公共交通安全,公司旗下新渡轮和富裕小轮在落实落细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市民日常通勤出行需求,包括动态更新调整一线员工防疫措施。自今年1月起,新渡轮、富裕小轮共开航班逾约1.8万个,运输旅客达150万人次。
刘广辉表示,在香港水上公共交通方面,旗下新渡轮和富裕小轮已经落实船岸一线人员“一日一检”的核酸检测要求。“公司目前已经购置超过100万个口罩以及大量快速检测试剂包分发到一线场所。”从严做好码头、船舶等场所消杀工作,码头每隔两小时完成一次消杀,船舶每完成一个班次进行一次深度消杀。
记者了解到,珠江船务全资经营香港2家渡轮公司,运营香港17个渡轮码头,拥有10条香港岛内和离岛渡轮航线以及32艘渡轮。刘广辉表示,“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确保水上公共交通运输的安全顺畅,我们坚持把防疫措施做在前面,每天早上6点工作人员就已经到位了,开始对码头、船舶进行全面消杀,所有一线工作人员早晚接受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正常才可以上岗。旅客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点我们必须做到让市民放心。”